有很多养殖朋友问,为什么鱼群吃得好好的,突然就炸群了?关于炸群的现象,可以说只要养过鱼,多多少少都会遇到。为什么养的好好地会突然炸群?有没有害处?这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引起的。
1、首先要明确排除鱼在进食时是否受到外界的惊吓,比如突然响起的声音,或者水鸟飞过来等,这种惊吓引起的炸群一般是无害的,是意外事件;
2、其次,看鱼的状态。如果是刚放生的小鱼,摄食的时候经常炸群的话,需要仔细观察池塘里有没有往年大的老鱼,因为老鱼的个体和新放养的鱼个体差别很大,小鱼被竞争饲料的大鱼影响而出现炸群的现象。
而且,个别老鱼在争食时,很少会浮到水面上,不仔细观察也不容易被发现。如果明显发现池塘里混有大鱼,就要想办法把大鱼钓上来,否则会影响鱼苗,同时增加诱饵系数。
3、另一方面,需要进行显微镜检查,看是否有寄生虫,比如寄生了锚头鳋虫,或寄生虫在鱼鳃上的指环虫、斜管虫、车轮虫、三代虫等。
有寄生虫的鱼群在摄食的时候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,有严重寄生虫的鱼,像是穿上了蓑衣,而且鱼也会漂浮在水面上,显得焦躁不安。
4、投饵器的投掷面积太小,也会造成炸群现象。例如,放养的鱼很多,但喂的饵料很少,或投饵器抛盘磨损,造成投饵面积小;而养殖户看到鱼群吃料踊跃,又担心有些鱼吃不饱,就增加饲料量,造成鱼儿猛烈争食,导致炸群。
5、鱼争食时,搅起摄食区的底泥,也比较常见。由于水浑浊和底泥的气味,会暂时避免炸群的现象。
关于鱼群摄食炸群的原因有很多,如果是偶然的,一般不会造成任何问题。如果是频繁炸群,就需要重点排除和检查。
有寄生虫了如何**?
国标纯中药本草驱虫富含苦参、槟榔、花椒、贯众、桉树精油、乌梅等中草药,适用于各种海淡水鱼、虾、蟹、甲鱼、蛙等水产养殖动物,用于驱杀斜管虫、车轮虫、指环虫、纤毛虫、锚头鳋等常见寄生虫,多用于麻痹寄生虫的神经系统,使虫体失去附着力和活力。纯中草药成分,不影响动物摄食,不伤肝胆,没有抗药性,没有药残,不伤水质,用过之后*解毒,也*再培菌培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