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想养鱼,必须先养水。为鱼塘加水时,要注意以下五点,才能更好的养鱼,做到事半功倍。
一、早上加水
给鱼塘加水,较好在清晨。由于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,水体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消耗氧气,凌晨3-5点会降至较低值。因此,选择清晨向鱼池注入新水,增氧效果明显。白天一般不宜加水,因为白天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强,水中溶解氧充足。
二、及时加水
把握加水时间,根据天气变化、温度高低、水质情况加水。对于普通鱼类,一般每7天左右加水一次。如果天气很热,温度高,水质太肥,或者下雨又热,应该缩短加水的间隔。
三、科学浇水
要向鱼塘加水,必须满足以下要求:
、注入的水必须新鲜、无污染、溶氧充足,温差不宜过大。一般鱼苗池温差不**过2℃,鱼种池温差不**过5℃。
2、抽水时,应抽出水源上层。一般抽水管插入水面以下30厘米左右。这种浅水**物含量低,溶解氧含量高,水温与池塘水相近。注入池塘后,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。
3、加水前应将池底部分原池水抽出,再注入新水,进水口用细网过滤,防止野鱼和有害生物进入鱼塘。
4、加水时,注入的新水应沿池水上部水平线冲洗,可促进上部水的搅拌,**过增氧效果。较忌让水从高处流过,以免池底的泥沙和腐殖物泛起污染水质。
四、补肥培水
池塘注入新水后,水质和肥力往往减弱,水体颜色变浅。因此,应及时使用藻益多肥水培藻,藻益多富含硅藻种、小球藻种、卵囊藻种等多种有益藻类的藻益多,肥水和培藻同时进行,无论是低温肥水,还是高温肥水,肥水的效果都非常稳定,持续久,肥效长。培育浮游生物,使池水保持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,使池水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,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、快速地生长,从而获得丰富的养殖效益。